| 姓名:劉樂恒 | |
| 性别:男 | |
| 職稱:副教授 | |
| 教研室:中國哲學(國學)教研室 | |
| 辦公室:B534 接待時間:周一下午4:00—6:00或預約 | |
| 郵箱地址:liuleheng@gmail.com |
簡 介 |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中國哲學博士(2010) 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出站(2013) beat365体育官网副教授(2014-) 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2018-) |
|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
2021年之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東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史與現代新儒學。2021年之後,緻力于本心哲學的開拓與深耕,關注主體自身,直接處理基本的哲學問題,不囿于各種哲學傳統。 |
|
開設課程 |
1、哲學導論(弘毅學堂、beat365体育官网) 2、本心與愛情(beat365体育官网) 3、文明對話與全球化(弘毅學堂) 3、中國哲學史(beat365体育官网) 4、中國哲學史原著導讀(beat365体育官网) |
|
主要論著或代表作 |
哲學著作: 1、《主體與本心》,商務印書館,2023年;45萬字。 2、《本心與愛情》(劉樂恒、陳曉旭合著),2024或2025年;50萬字;待出版。 3、《本心與教育》(陳曉旭、劉樂恒合著);待完成。 研究論著: 1、《良知與感通——現代新儒家心學思想與陽明學》,人民出版社,待出;21萬字。 2、《現代新儒家易學思想研究》,商務印書館,2018年;19萬字。 3、《大家精要·馬一浮》,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0萬字。 4、《馬一浮六藝論新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40萬字。 5、《伊川理學新論》,嶽麓書社,2014年;18萬字。 6、《心性與現代性——現代新儒學的核心義理》,河北人民出版社,2023年;32萬字。 主編: 1、《中國哲學史學科地圖》(教材;劉樂恒主編、廖璨璨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2、《中國哲學心性問題的現代性闡釋》(論文集;劉樂恒主編),嶽麓書社,2017年。 3、《中國哲學原著導讀》(教材;吳根友、秦平、劉樂恒編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 近三年來代表性論文: 1、Leheng Liu, Mengzi’s View on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in Dao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Confucian Philosophy (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 18), eds. Yang Xiao & Kim-Chong Chong, Springer, 2023, pp.235-258. 2、《“仁”何以是超越的?》,《原點》,第1輯,羅傳芳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版。 3、《“推擴”、“坎陷”還是“虛通”?——現代新儒學的一條知識論線索》,《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 4、《孔子有心性論嗎?——以“心之感通”和“自然善性”為中心的讨論》,《儒家文化研究》,第11輯“青年儒學專号”,2021年。 5、Leheng Liu, Ma Yifu’s Theory of the Virtue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ix Arts, in Dao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Confucian Philosophy (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 15), ed. David Elstein, Springer, 2021, pp.47-70. 6、Leheng Liu, The “Three Greats”, “Three Changes” and “Six Arts”: Lessons Drawn from the Treatise on Awakening Mahāyāna Faith in Ma Yifu’s New Confucian Thought, i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and New Confucian Philosophy, ed. John Makeham, Leiden & Boston: Brill, 2021, pp.355-403. 7、Leheng Liu, “Authentic Feeling” and the “Two Gates” and “Three Greats”: Tang Junyi and the Treatise on Awakening Mahāyāna Faith, i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and New Confucian Philosophy, ed. John Makeham, Leiden & Boston: Brill, 2021, pp.244-298. |
|
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 |
|
社會兼職 |
|
獲獎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