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師資隊伍  >  外國哲學教研室  >  副教授

師資隊伍

王詠詩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2-23


 

姓名: 王詠詩

 

性别:女

 

職稱:副教授

 

教研室: 外國哲學教研室

 

辦公室: 振華樓B535

 

接待時間: 郵件預約

 

郵箱地址:siguagua19@126.com

 

簡 介

王詠詩,重慶涪陵人。beat365体育官网外國哲學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外國哲學教研室副主任(2021-),德國哲學研究所副所長(2021-)。學研經曆:本科、碩士、博士就讀于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2006)、碩士(2009)、博士學位(2013);受CSC獎學金資助赴德國慕尼黑大學進行交流學習(2010-2012)。其它工作經曆:四川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和科學哲學方向講師(2014-2018)。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研究領域為德國古典哲學(以康德為主)、形而上學、實踐哲學。興趣領域包括康德哲學的當代進展、哲學人類學、技術哲學、數學哲學、規範性問題等。


開設課程

本科生課程: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德國古典哲學、西方哲學經典(亞裡士多德)

研究生課程:德國古典哲學原著、西方近代哲學原著

本科全校通識選修課:西方哲學史


主要論著或代表作

學術專著:

《時間:康德批判哲學的線索》 人民出版社 2018年8月

代表性學術論文:

•“實用人類學”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康德式道德學說,《哲學研究》,2023;

•“先驗人類學”是對康德哲學的恰當刻畫嗎?,《雲南大學學報》,2023;

• 普遍主義倫理學與判斷力(譯文),《哲學評論》,2023;

• 康德與“phronesis”,《貴州大學學報》,2023;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 技術實踐的界限——重提“回到康德”,《道德與文明》,2022;

• 康德時間秩序“客觀性”的新解,《廣西大學學報》,2022;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 論康德的時空先天性論證,《安徽大學學報》,2018;《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 時空觀念性論題對康德批判哲學的意義,《江蘇社會科學》,2017;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 當我們說“同時”時,我們在說什麼?,《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2015;

• 亞裡士多德的時間學說及其困境,《中國诠釋學》,2015;

• 康德先驗演繹結構新探,《世界哲學》,2014;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 從先驗想象力到本源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

 

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

國家級項目

“基于時間問題的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學’研究”(2021)一般項目,主持人

“伽達默爾著作集漢譯與研究”(2015)重大項目,參與

“亞裡士多德科學觀研究”(2014)一般項目,第一主研

省級項目

“時間:康德批判哲學的線索”(2017)後期資助項目,主持人

校級項目

“康德時間理論的科學意蘊與形而上學效應”(2017),主持人

“康德哲學中的時間、數與量”(2016),主持人

“亞裡士多德與康德的時間問題研究”(2014),主持人

 

社會兼職

中國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 理事

BEAT365唯一官网德國哲學研究所 副所長

《哲學研究》、《哲學動态》、《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十餘家期刊 評審專家

 

獲獎情況

《時間:康德批判哲學的線索》,武漢市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