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同志是中國最早系統介紹與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著名哲學家,同時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尊敬的革命前輩。他是解放後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的重建者、創辦者、今天我系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同他當年對哲學系發展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分不開。
我在解放前就曾看到過李達同志所著《貨币學概論》這本書。但由于我當時對經濟學方面的問題沒有興趣,所以也就沒有去仔細讀它(其實,這本書的意義決不限于經濟學,它是通過經濟學來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到1952年我進入北大哲學系之後,我才知道李達同志不僅研究經濟學,而且是一位很早就系 統介紹與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著名哲學家。大約在1955年的樣子,黨中央提出“向科學進軍”的号召,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專家都主動提出帶研究生。1956年我畢業的時候,系裡負責分配工作的同志通知我,組織上決定分配我到BEAT365唯一官网給李達同志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生。我表示服從組織分配,同時也為能做李達同志的研究生而感到榮幸。但我長期以來的興趣是集中在美學與藝術的研究上,而且離開我在北大的 親愛的老師鄧以蟄、宗白華、馬采諸位先生以及留在北京的同班同學前往外地,我在情緒上是有某種失落感的。離京前,一向有病而極少出門的鄧以蟄先生約我一起 去遊頤和園,并在石坊旁的餐館裡請我吃飯。師生的依依惜别之情至今仍曆曆在目。但服從組織分配是第一位的事,鄧先生也鼓勵我好好在武大學習與工作。不久 後,記得是在一個晚上,我告别母校,乘坐一輛三輪車前往火車站。當車子經過天安門時,我回首凝望天安門,一向讨厭感傷與哭泣的我,眼淚幾乎忍不住要掉下來 了。但這種突發的情感又決不僅僅是出于個人得失的考慮,而深含着一個青年對偉大祖國的愛。正是這種情感支撐着我奔向武大,并在這兒工作至今快40年了。但 除此之外,李達同志對我的關心,他的品德對我的感染,以及武大的良好環境,也是我始終在這兒盡心盡力地工作的重要原因。
我過去對武大差不多可以說一無所知。一到武大,校園的氣派和自然環境給我留下了出乎意外的良好印象,我确認了這是一個重要的學府。但一心想要從事美學研究的想法仍然在困擾着我,于是我坦率地向當時負責哲學系的同志講了我的想法,講後又深恐這會是對李達同志的冒犯。過了不久,那位負責同志告訴我。李達同志同意我的想法,并說将來哲學系也要開美學課,讓我再回北大進修美學。我聽到這個決定,最初的感覺是驚訝,接着是無比的感激與高興。我深深感到李達同志在百忙之中能夠體察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的興趣與心願,并助成他去實現這種心願。這是我始終難以忘懷的。不僅如此,在我回北大進修前,他還讓當時擔任他的秘書的陶德麟同志為我寫了給北大江隆基校長及著名美學家蔡儀同志的介紹信。這樣細心地關懷和培養青年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我在武大隻呆了二十幾天又重回北大。當我去見江隆基校長時,他很親切地笑着對我說:“好呀!李達同志給你寫了介紹信,你又回來了,好好在這裡再學幾年。”
在我在北大進修時,蕭萐父、朱傳啟等同志也正在北大學習研究,并且也都答應李達同志的邀約決定來武大執教了。李達同志每進京開會,隻要時間來得及,總要接見在北大學習、進修的同志。記得有一年他在天橋飯店接見了我們,十分親切地與我們交談。鼓勵大家好好學習,并且要注重學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是他始終不斷強調的辦好武大哲學系的根本指導思想,對哲學系的健全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次會見中,我剛好坐在靠近他的地方,我乘這個機會大膽地向他請教怎樣搞好美學。他說:“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之外,要注意研究心理學,還有中國曆代的文藝理論,比如說《文心雕龍》,也要好好研究。”雖然是簡短的幾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感到他作為一個著名的學者和哲學家,是很了解各門學科的不同特點的。
1958年,哲學系師生下放紅安七裡坪勞動。李達同志下去視察工作和親切看望全體師生。有一天,在七裡坪鎮上開會,當時七裡坪的負責同志向大家講他們實現共産主義的計劃,還說了一些具體的指标,如每戶有三床被子,兩個衣櫥……等等就達到共産主義了。我感到這和馬克思講的共産主義并不一緻。當時李達同志也在場,我不禁把目光投向了他,看他的反應。他雖然也在聽,但直至會議結束,始終一言不發。後來到了三年困難時期,記得有一次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到他的住所去看望他,他以他所了解的山東的情況為例,十分激動地 批評了浮誇風所造成的危害。我的這些不過是片斷得來的印象,使我深切感受到了李達同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論的勇氣。他不愧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他自“五四”前後以來對馬克思主義所作的理論貢獻是我們應當永遠學習與紀念的。
李達同志在解放後重新創辦武大哲學系,為哲學系樹立了良好的風氣與傳統。現在看來,這種我認為應當繼續發揚光大的風氣與傳統,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始終努力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多年來,武大哲學系在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毛澤東、鄧小平哲學思想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哲學界居于前列地位。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外的其他哲學學科也都鮮明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并各有創獲,形成了我曾稱之為“打通中、西、馬”的理論格局。與此相聯,武大哲學系學科門類齊全,各學科均有著名學者做學術帶頭人,各學科之間又不是“隔行如隔山”似地互不往來,而是相互溝通,因此又形成了各學科之間優勢互補的良好格局。
第二,武大哲學系既努力堅持嚴謹求實的學風,高度重視對原典、原著的解讀,同時又有一種進行理論建構的氣魄與雄心壯志。多年來,武大哲學系的理論思維是活躍的、富于探索性的,不保守、不僵化,不把某個學術權威奉為神明、偶像,不忽視對西方現當代思潮的了解研究。我認為這是武大哲學系能在科研上不斷推出新成果的重要原因。
第三,武大哲學系老一輩的學者一貫高度重視對青年學者的培養、提攜、不遺餘力地為他們創造條件,使有抱負、有才華的青年學者能夠及早脫穎而出。因此,武大哲學系的發展沒有出現後繼無人的現象。相反,經過多年的努力,造就了一批在哲學界很有知名度的中青年學者。他們的發展潛力甚大,前途未可限量。
第四、武大哲學系在她所經曆的滄桑歲月中,雖然在内部也曾産生過一些磨擦、矛盾,但又有一種顧全大局、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的思想信念,因而使哲學系保持了一種相互尊重、團結合作的工作作風。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在BEAT365唯一官网慶祝110周年的華誕之際,我願武大哲學系努力發揚光大李達同志奠定的優秀傳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武大哲學系辦成國内外一流的哲學系。(劉綱紀)
(此文原以《憶李達同志》為題發表于1996年出版的《珞珈哲學論壇》。此次刊印,由作者作了補充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