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齋舍時,碧瓦朱窗花相映,傾蓋如故,一面傾心。
武漢最古老的大學寝室可能非老齋舍莫屬。
1931年9月竣工的老齋舍,依獅子山而建,共有四棟,由山腳走道入口處的三座羅馬券拱門聯為一體。每棟宿舍依山勢高低分為四層,每棟每層分别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命名,而宿舍屋頂做成的平面,更是蘊涵“地不平天平”的深意。

因為推窗就是櫻花大道,所以很多人稱它為櫻花城堡,電影《女大學生宿舍》取景于此,武大中國最美大學的殊榮也要歸功于它。老齋舍寄托了一個個武大學子最美好的青春記憶,一個校友曾回憶:“那時還是四人間,上下鋪,敞開式公共廁所,敞開式大浴室。最方便的是四樓曬被子,但被遊客圍觀了四年。”
第一次伫于老齋舍的拱門之下時,還是在一年之前,盛夏光年,樹影交疊,我仰頭去看羅馬式券拱門上古老的花紋,周圍以花崗岩的灰色為主色調的牆壁,尤顯質樸大方、厚重沉穩。拱門裡是古樸的百步梯,拾階而上,隻見兩旁一扇扇張開暗紅的木窗,透着一種神秘而又深邃的古典美,而斑駁的痕迹更是平添了幾分曆史的厚重感。高遠處青色的瓦片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讓人移不開目光直到眼睛發澀才好。
櫻頂與老齋舍是融為一體的記憶,在這裡,2010級beat365体育官网學生張墨曾留下滿滿的青春回憶。說及櫻頂,她眼前就不由浮現出那層層向上的百級階梯,猶記當年自己正午時分趕赴櫻頂開會的情景,下課鈴響後匆匆忙忙去樓下超市買吃的,然後叼着面包便開始爬這百步階梯。正午的陽光依舊強烈,盡管時間依舊緊湊,但随着腳步越往上走,心情就愈發明朗,到達頂部的那一瞬間,一切豁然開朗。上去之後,真的很不一樣,是那裡特有的風景。
而櫻頂的夜晚同樣也充滿歡笑與故事。她說那是沒有Led燈的年代,直到她大四時學校才在老圖書館安上燈。每逢社團會議結束時,天色已暗,沒有燈光照亮的櫻頂顯得格外靜谧還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星光璀璨,男同學們難得也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要再往上走“探探險”,編一些志怪故事逗笑女同學,最後一行人言笑晏晏相結伴地回到宿舍,大抵最是年少不知愁吧。
如果要說關于櫻頂的遺憾,張墨直言大四畢業時沒能登頂老圖書館。大四那年她穿着畢業服,特地梳妝打扮想要最後一次在櫻頂拍美美的畢業照,或許是大家都對這一方天地有着難言的眷戀吧,排隊照相隊伍太長,面對武漢高溫的大太陽,最終學姐沒能登頂。後來她屢次回想仍有遺憾和些許感慨:四年以來沒能真正地登頂,或許依然隻是“身在此山中”。她說:“有時候當你還在武大時,你就是'隻緣身在此山中',對于有一天離開武大并沒有感覺;而當你走到最高點看到那片景色時,你才會覺得,我要離開了。”每一次擁抱都要用力點,因為很可能當真正告别時,你是來不及說再見的。
2015年11月20日起,櫻花大道封閉,武大對老齋舍開始了為期十個多月的修繕。出于對古建的保護,每一處施工都很精細。外立面磚牆通過打磨、配色、修補、勾縫等工藝,還原原貌。今年九月開學季,修繕一新的老齋舍重新回歸,一時驚豔。
琉璃碧瓦朱漆窗,櫻花掩映黉門敞。

我們看到,外牆的清水磚格外清新,綠枝掩映着一排排深紅的窗棂。所有窗戶都是請廠家用鋁合金型材定制的,與原有木窗外觀相同,窗上的插銷、風鈎則是銅制,采用民國風格。
根據校方負責人介紹,在清水牆修複方面,施工方遇到了難題。内牆原本的紅色清水磚經過曆年來反複粉刷塗漆,已經看不見原貌,施工人員想了物理、化學等各種辦法,才把“臉”洗幹淨。外立面磚牆則先将風化部分修補,再進行打磨、配色、修補、勾縫等工藝,還原其原貌。
“這次施工最大的亮點是三個過街穹頂上的卷草紋的修複,那才是慢工出細活。”校文物保護管理室劉智老師說,他們這次施工的總承包請的是上海一家近代建築修繕公司,這個修卷草紋的活是該公司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匠人獨立完成。
如今,修繕後的老齋舍依舊熟悉,還是那扇朱窗,對于學生來說,最大的改變是配上了中央空調,Wi-Fi全覆蓋。每個宿舍都配有仿古原木的椅子、衣櫃、書桌,像一下回到了民國。
如今住在這裡的都是博士生,修繕後的老齋舍大約可供800名學生入住,80間宿舍多為二人間,還有少部分的單間。
據一位同學介紹,自己住的兩人間,每年住宿費大概1200元,單人間要靠在系統搶。"我家就在武漢,應該會經常回去住。不過我給宿舍拍照發朋友圈,好多人留言說想來體驗一晚呢。”
一季又一季,哲院人意氣風發留下他們的倩影;
一年又一年,武大人心潮澎湃走上櫻頂的台階。
紅軒窗,綠琉璃,晴初照,晚風徐。
老齋舍終于華麗回歸,讓我們一同上山觀珞珈風雲,下山賞櫻花之韻。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