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首頁 · 學術活動 · 學術風采 · 正文

健康養老跨學科工作坊在beat365体育官网順利舉辦

點擊次數:更新時間:2022-06-11

本網訊(通訊員黃菲)6月2日,圍繞“衰老、養老和告别”這一主題,beat365体育官网跨學科工作坊邀請泰康集團和多位專業學者開展研讨。學院黨委書記盧昌甯緻開幕詞。盧昌甯指出,beat365体育官网提倡跨學科研究,老年時代的到來,是一個巨大挑戰,是跨學科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大家圍繞社會熱點和重大問題,從多學科視角進行讨論,有助于解決這個挑戰。

工作坊由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李勇主持,泰康珞珈研究院院長郭明磊、護理學院顧耀華、社會學院陳昫、beat365体育官网系李傑、葛四友等進行了主旨報告發言。

郭明磊從企業角度為養老問題提供商業回答。泰康保險集團采用醫療、養老和保險相結合的商業模式,既解決養老服務背後的巨大成本問題,又能提供高質量養老服務。他着重介紹了“醫養融合”的概念,既是醫院,又是社區,提供專業的醫學和社會服務,切實保障老人身心需求。

顧耀華提出,老年研究分别涉及醫學概念“衰弱”和社會學概念的“照護”,前者主要關心個體在生理機能的衰老,後者主要關心老年群體在精神層面的善終問題。她表示,在當下的養老環境中,護理是将衰老和善終聯系起來的橋梁,護理人員作為與老年人聯系最多的職業群體,既應具備充足的醫學知識和技術,也要有良好的人文思維和實踐,主動參與養老體系規劃,促進前沿技術的開發轉化和人群資源的配置利用。

陳昫研究的是養老服務的前沿态勢。他不贊同将人口老齡化視為“問題”,因為人口老齡化是一種自然趨勢,老年人口的增加是社會健康運行的必然,真正成為問題的是處理這一趨勢的不恰當手段。他主要介紹了關于養老服務的文化轉型的思想,曾經的主流觀點認為步入老年是一個安養幸福的階段,但如今轉變為老年人口繼續實現自我價值的發展,呈現出從“延年益壽”(adding years to life)到“高質高壽”(adding life to years)的轉變。

李傑讨論了臨終告别問題。她引用《最好的告别》一書,認為生命的最終目的是好好地活到終了。她介紹預立照護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該計劃強調個體能夠自主決定未來醫護和互利的目标和偏好,與家庭和醫療保健提供者讨論目标和偏好,并在适當時記錄和審查。她從個人經驗和團隊研究成果出發,發現一般而言家庭關系越好的老年人,對養老計劃越不積極。在中國以家庭養老為主的模式下,她反思由于社會經濟狀況、醫療資源以及文化上的差異,傳播ACP理念的工作或許存在本土化需要。

葛四友提出養老問題的解決應轉變模式,從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無限責任的反哺模式,轉化為父母盡義務撫養子女,在子女成年後則義務消失,而子女又關注自身下一代成長,父母一輩則主要靠個人自己的社會保險以及社會福利制度解決的接力模式。他總結盡孝出于道德、出于感恩、免于指責和繼承财産等四種動機,認為接力模式靠社會保障與保險,不依賴子女任意的孝順動機,而依靠國家層面的保障是更現實的,取消傳統孝道捆綁後的自願養老不僅不會損害親情價值,還具備更強的道德價值。

在最後的互動環節,在場聽衆就如何探索社區養老模式,以及我們應該将尊老動機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等問題與學者們進行了交流研讨。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