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李懿迪)9月16日,應我院陳波教授邀請,克羅地亞紮達爾大學哲學教授尤裡·佐夫科(Jure Zovko)通過網絡平台在線作了題為“判斷作為方法的一部分”(Judgement as a Part of Method)的主題講座。講座由陳波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朱志方教授評議。本次講座是beat365体育官网百年慶典系列活動之一,來自國内外的500餘名聽衆參加此次線上講座。

在講座中,佐夫科教授以“哲學在現代社會的首要任務是培養人們的判斷能力”為核心觀點,對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哲學探索案例進行分析,并通過讨論亨迪卡(J. Hintikka)、皮爾士(C.S.Peirce)、阿姆斯特朗(D. M. Armstrong)和康德等人的觀點,得出“作為批判的哲學建立在判斷的基礎之上,判斷不僅是人類理性的核心,還是連接哲學與其他科學的紐帶“的結論。
佐夫科教授指出,柏拉圖早期對話錄中的反诘法(elenchus)有三種形式,這三種形式其實都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康德式的判斷力形式。蘇格拉底在對話中表現出的通過對案例的歸納說明來找出定義的做法,正是康德式反思性判斷(reflecting judgment)的體現,其對不充分定義的反駁則是決定性(determinant)判斷的應用。蘇格拉底的對話者不能認識到正确定義這一事實表明,反思性判斷在定義過程中十分必要。
佐夫科教授回顧了亨迪卡和皮爾士、阿姆斯特朗等人關于溯因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和最佳解釋推理(the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的觀點。亨迪卡将溯因推理比作蘇格拉底方法,并認為科學中的所有探究過程都可以被建模為蘇格拉底式的追問過程。這種探讨意味着溯因推理不能等同于最佳解釋推理。但最佳解釋推理的支持者們則認為溯因推理在内部結構上與最佳解釋推理是相同的,後者是我們擴大知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推斷出最佳解釋是理性的一部分”。
佐夫科教授對這兩種觀點分别進行了反駁。他認為蘇格拉底方法在形式和結果上總是否定的,它隻是駁斥了不充分定義,但溯因推理并非如此。最佳解釋推理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則是其标準和界限并不明确。他指出,我們即使不詳細分析最佳解釋推理的普遍規則和标準,并認為歸納推理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動提供最佳解釋。但是在更複雜、更普遍的情形中,我們需要運用獨立于歸納過程的判斷來獲取最優解。
基于此,佐夫科教授指出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提出的反思性判斷不僅可以應用到整個哲學領域,也可以擴展到科學領域。例如,醫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學科可以直接依賴于判斷,庫恩(T. S. Kuhn)“常規科學”時期的科學應用都取決于判斷,判斷作為成功的科學應用條件成為接受一個科學範式的重要前提,科學範式中異常現象的出現也需要反思性判斷來尋找最優理論解釋。因此,判斷不僅是人類理性的核心,也是連接哲學與其他科學的紐帶。哲學作為能夠培養人們的判斷力的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評議環節,朱志方教授談到:佐夫科教授給了我一個重要的啟示,即判斷在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中都具有核心地位,因此它是溝通科學與人文的重要橋梁。此前起這種橋梁作用的主要是理解,不是知性能力,而是意義的解釋。反思性的判斷是另一座橋梁,它與皮爾士的溯因推理或最佳說明推理具有同樣的方法論導向。從已知的觀察事實到說明性假說的推理的關鍵是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得出科學和藝術判斷的基本要素。他接着提出了三個問題:首先,“判斷”是多義的,在《判斷力批判》中,判斷是一種心靈能力,一種心靈能力如何能成為方法?其次,康德斷定不可還原的心靈能力隻有三種,其中并沒有判斷力,如果将判斷看作一種方法,它否可以還原為别的方法?第三,判斷是否與信念一樣有程度之别?佐夫科對判斷力的培養可以彌補科學與人文之間的分裂這一觀點表示認同,并結合自身教育經驗對朱志方的問題進行回應。
在互動環節,陳波教授對佐夫科的講演内容,提出如下三點質疑:“判斷是否是溯因或最佳解釋推理的内在部分或環節”、“邏輯學家在建構邏輯系統時也需要判斷力”和“判斷力有是否可靠的問題”。佐夫科教授主要針對第二點質疑進行回應。他指出,邏輯是重要的,但邏輯并不應該隻關注形式邏輯,還應該關注思考與分析的能力,我們有必要将邏輯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進行研究,在這種意義上,判斷并不會失去其基礎地位。同時,佐夫科教授也對來自平台聽衆的問題分别做了回應。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